<th id="xbmqv"></th>
    <code id="xbmqv"></code>

        <kbd id="xbmqv"></kbd>

        返回
        上級

        全國老中醫(yī)藥專家梁繼榮工作室學術經驗繼承工作

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2-12-23
        作者:管理員
        瀏覽量:1813

        醫(yī)案記錄(跟師□  獨立?)

         

        患者姓名:柳某         性別:男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出生日期:1973年

        就診日期:2022.07.4   初診、復診            發(fā)病節(jié)氣:小暑

         

        主訴:頭痛2月余。

        現(xiàn)病史:近2月來頭痛,全頭緊箍感,持續(xù)數(shù)小時,可耐受,晨輕暮重,睡眠不佳時加重,右脅部亦有隱痛,煩躁,睡眠不實,汗多,食納尚可,口苦口干喜飲,二便正常,脈右沉滑,左弦細數(shù),舌正紅,苔薄白微黃膩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既往史:既往體健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過敏史:否認藥物食物過敏史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體格檢查:血壓:135/75mmhg,雙肺呼吸音清,心率70bpm,律齊,未聞及病理性瓣膜雜音,顱神經(-),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,病理征(-)

         

        輔助檢查:頭顱CT:未見異常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

        中醫(yī)診斷:頭痛

        證候診斷:肝陽夾濕

        西醫(yī)診斷:緊張型頭痛

        治    法:平肝熄風,健脾祛濕

        處    方:梔子6g  川芎12g  香附6g  神曲15g  白芍12g  菊花12g  白蒺藜15g  桑葉12g  天麻15g  鉤藤12g  石決明(先煎)20g。水煎服,日一劑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復診:藥后頭痛顯減,睡眠欠佳,食納稍好。調和肝脾兼降逆豁痰,處方:珍珠母(先煎)30g 川芎12g 菊花12g 白蒺藜15g 天麻15g  茯苓12g 半夏9g 知母9g 枳實9g 竹茹6g 炒棗仁30g 炙甘草3g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心得體會:患者由脾失健運,濕痰內阻,肝陽上冒而頭頂痛,并有右脅痛,口苦,口干,煩躁,睡不好,脈沉滑弦數(shù),舌紅苔白夾黃等肝熱脾濕現(xiàn)象,所以用清肝熄風潛陽兼和脾等藥后,癥狀逐減。頭痛有因風、寒、痰、濕、火、郁熱、傷食、傷酒、動怒、氣虛、血虛、虛陽上越及腎虛氣逆等等,必須審因論治。今患者屬肝熱脾濕的范疇,故用平肝清熱、和脾理痰之劑,而收到很好效果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簽 名:孫洪然

          總計0頁 [ ]上一頁 下一頁
        ×

        国产91久久精品无码免费,亚洲无码免费在线观看视频,国产无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,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播放
          <th id="xbmqv"></th>
          <code id="xbmqv"></code>

              <kbd id="xbmqv"></kbd>